[投影之窗消息]
當2013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有網友興奮地寫下:2012沒把我們送走,我們把2012送走了。但是,對于中國彩電企業來說,2013年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輕松。一個正在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消息是:LG電子于2013年初宣布,其55英寸OLED電視開始在韓國接受消費者預訂,并于二月陸續交付。
 |
而此前不久,剛剛有國內媒體報道,三星將于2013年三、四月份向中國市場投放大屏幕OLED電視。幾乎是不約而同,韓國兩大電子巨頭同時發力OLED。
什么是OLED?為什么說OLED代表了彩電發展方向?OLED的優勢是什么?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技術,OLED電視具有厚度薄、對比度高、色彩豐富、分辨率高、視角寬廣、屏幕可卷曲等特點。相比于傳統電視(指CRT電視,LCD、LED液晶電視),OLED具有兩大突出特點:薄如蟬翼和可卷曲折疊。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臺(應該叫“一張”)電視象紙一樣薄,那就是OLED電視。概括來說,CRT是放在柜子上看的電視,LCD(LED)是掛在墻上看的電視,OLED是可以拿在手上看的電視。LG
Display預測,2016年OLED電視市場容量將達到720萬臺。目前看,OLED存在整機售價高、面板難以規模供應等推廣普及障礙。實際上,這也是所有創新型產品上市之初面臨的共同問題。
LCD液晶電視上市之初問題更為嚴重,亮度偏低、可視角度小、響應速度慢、價格奇高無比,等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某彩電企業推出“中華第一屏”(實為30英寸液晶電視),售價高達10萬元人民幣。而今天,30英寸液晶電視平均售價不超過3000元。亮度低、可視角度小、響應速度慢的瑕疵,早就被一一解決。
那時,彩電企業的心態和今天相似,既認同LCD代表了產業發展方向,又舍不得剛剛建立起來的CRT產業優勢,面對新生的LCD瞻前顧后患得患失(當時,不少企業信奉“CRT還有很長的好日子過”),猶豫不決之中被日、韓企業遠遠甩在后面。今天本土彩電產業的市場地位,是經過多年拼殺才追趕過來的,代價可謂慘重。
始生之物,其形必陋,我們須清醒地看到,目前OLED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是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關鍵是,我們須認清OLED代表了產業發展方向,
實際上,今天OLED的技術與產品成熟度,遠高于十年前的LCD。另外,經過前兩年的消費者啟蒙教育,OLED已經被消費者認知,并且LCD、LED液晶電視現已進入微利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