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2013年隨著國家標準的逐步建立,企業技術研發成果的不斷增多,LED產業產能過剩困局堅冰漸融。而政府退出政策的出臺表明,未來LED產業的發展或將以依靠市場為主。近年來,隨著LED顯示技術的顯著提升及單位成本的大幅下降,LED顯示應用行業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態勢。據統計,2012年度我國LED顯示應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253億元,較2011年度的220億元增長了15%。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得益于LED顯示應用行業在大屏幕清晰度、整機可靠性和工藝等方面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尤其在小間距顯示技術方面,近年來國內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LED顯示屏的點間距指的是像素點之間的距離,而小間距LED顯示屏則是一整套系統的統稱,其中包括LED顯示系統、高清顯示控制系統以及散熱系統等。小間距LED顯示屏采用像素級的點控技術,從而實現對顯示屏像素單位的亮度、色彩的還原性和統一性的狀態管控。
而LED行業專家表示,小間距LED電視產品的批量化、規模化生產,無論是對國內LED產業鏈發展和電視市場的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和LCD液晶電視取代CTR顯像管電視一樣,未來LED面板電視產品也將有望在大屏幕高端電視市場逐步取代現在的液晶電視成為電視機歷史上的第三代主流顯示技術。
所以從目前的產品技術和應用市場看,在大屏幕顯示市場,LED電視優勢比較突出,尤其是機場、車站、銀行等公共場所的顯示屏、交通能源廣電等行業應用顯示屏和高端家庭影院等領域,小間距LED電視將有望取代液晶、PDP等離子產品成為主流。據了解,利亞德LED屏在我國鐵路系統的旅客引導系統LED顯示屏中已占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而隨著LED顯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小間距LED電視未來也將逐步走進大尺寸(100英寸以上)電視市場。
有LED產業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小間距LED電視應用的日益普及,其對LED產業鏈上下游的拉動作用將凸顯出來。以顯示顆粒的間距為1.6mm的利亞德LED電視產品為例,一臺288英寸的1.6mmLED電視產品所使用的LED燈將達到近830萬個,其經濟價值其對上游芯片及LED封裝產業的促進力量不容小覷。
從LED顯示屏行業來看,國內企業較國外企業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目前,國內LED顯示屏售價約為國外同類產品的30%-50%,但仍能保持較佳的毛利率,主要原因是國內基本材料價格便宜和增值稅退稅政策。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國內LED顯示屏成本約為國外LED顯示屏成本的30%左右,低成本極大地提高了國內產品的競爭力。
|